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荣成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村卫生室变小医院 返回首页

荣成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村卫生室变小医院

时间:2014-01-03 15:12来源: 未知作者:cehuabu收藏

  29日上午,在寻山街道罗家寨村干净整洁的村卫生室内,刘国良正准备打吊瓶。 记者 隋文华 摄

  阅读提示

  威海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荣成市把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到目前,列入市政府民生重点工程的57个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6045万元。其中投入近200万元,将50处村卫生室改造成威海市级标准化卫生室。

  幸福讲述

  走进寻山街道罗家寨村的卫生室,只见屋内窗明几净,三五盆绿色植物摆在窗台上。卫生室内被分隔成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和药房:诊疗室内设有舒适的沙发;治疗室内,无菌柜、高压消毒锅、出诊箱等器具一应俱全;观察室内,崭新的病床一尘不染;药房内近二百种药品摆放得井然有序……经过标准化改造建设的村卫生室,使村民们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村卫生室的环境不比大医院差”

  “我今年9月底得了脑血栓,从威海市区大医院出院后,一直在村卫生室做后续治疗,这里的条件一点也不差,便宜又方便。”12月29日上午,家住寻山街道樊家庄村的村民刘国良告诉记者。

  “在威海住院的话,一天光单间费就得50块钱。老伴儿还得在那儿照顾我,一些日常费用也得花去不少钱。可是在罗山寨村这个村卫生室里,打3个吊瓶才只花10块钱。早上过来打,中午回家吃饭,花费很少。村卫生室离我家只有二里路,我自己就走过来了,也不用麻烦老伴儿或儿女照顾我。”刘国良告诉记者,寻山街道罗家寨村卫生室已经成立50多年了,全科医生黄成民的技术水平大家都信得过,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找他给看看。可是罗家寨村卫生室原来只有一间屋子,看病、治病、开药、打针都挤在一起,很不方便。自从村卫生室改造后,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和药房都分开了,观察室内新增了四张病床,被褥都是新的,刘国良过来打吊瓶时总是躺在床上,一边翻看报纸、杂志,一边和医生、护士及其他来看病的村民聊聊天,心里感觉舒坦不少。

  “人到老了最怕有病,有了病最怕拖累儿女亲人。既怕治病多花钱,又怕劳烦人照顾自己,自己受罪,还拖累了别人。”刘国良说,自从村卫生室改造扩建后,他再也不用跑到离家遥远的镇卫生院或者市医院治疗了,骑车5分钟就能到村卫生室,在这儿看病花费少,对周围环境也熟悉,非常有助于安心治病。

  “俺再也不会把小病拖成大病了”

  “老黄,快,我这腰腿疼的毛病又犯了,你再给我推拿一下吧。”29日上午,罗山寨村村民李长聚一边说着一边走进村卫生室。“俺村卫生室的条件越来越好,村里人有啥不舒服的就赶紧来看,再也不会把小病硬生生拖成大病了。”李长聚告诉记者。

  “以前村卫生室环境不太好,医疗设备也少,老百姓的很多病咱治不了,也没有条件治,他们又不愿意到镇上或者市里就诊,就那么一拖再拖。”黄成民说,村卫生室改造后,寻山街道卫生院给卫生室送来了吸痰器、氧气瓶、紫外线灯等近30种医疗设备,使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能够给辖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卫生服务。

  “村里人种了一辈子地,谁没有个腰腿疼痛?可是,不到实在躺在床上动弹不了,没几个人会想着到镇上或者市里去治这小毛病,都是忍忍就过去了。现在就不一样了。”李长聚告诉记者,村卫生室改造后新增了很多床铺,他家就住在卫生室隔壁,空闲时就到村卫生室的床上趴下,让医生帮他推拿、拔罐或针灸,治治浑身都疼的***病。“推拿每次40分钟到一个小时,拔罐每次20分钟,都是一次5块钱,有时候老黄还不要钱。这么好的看病环境,这么便宜的收费,咱为啥还要老扛着那些小病不治呢?”李长聚说,村卫生室改造让他和村民们觉得,看病真是既方便又实惠。

  “有了免费查体,大家都重视养生保健了”

  “要不是村里组织免费查体,俺那病指不定啥时候才能被发现,现在想起来就后怕。”罗家寨村66岁的村民孙丽云告诉记者,2011年,她在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中查出患有乳腺癌,赶紧到医院做了手术才保住一条命。之后,她定期到医院复查,平时也在村卫生院定期做各项检查,养生保健意识逐步提高。

  “姨,您这血压还是有点高,平时要注意饮食,多清淡、少油腻,按时吃降压药,别今儿吃了明儿就不吃。”29日上午,作为全科医师团队家庭签约服务的工作人员,罗寨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黄振友来到孙丽云家,为其提供服务。

  “以前,不到万不得已时,村里的老百姓谁也没有意识,要到医院去检查身体。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以前不一样了。”孙丽云告诉记者,村卫生室现在建设得这么好,大伙儿平时有个伤风感冒的小毛病,也都会过来找医生瞧瞧。卫生室里的医生和护士都是自己村人,还经常上门为村民提供服务,熟悉又亲切,也没什么紧张和担心的。另外,村里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免费健康查体活动,对妇女还有免费的宫颈癌筛查和乳腺癌筛查,村民们通过这些举措了解了自身的健康状况,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 (记者 隋文华 通讯员 郭宇)

  部门声音

  今年改建完成50处标准化卫生室

  在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村卫生室是最小的单元,但它与农村群众最为贴近,对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着巨大作用。今年,荣成市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作为民生重点工程之一,投资近200万元,将50处村卫生室改造成威海市级标准化卫生室。目前,改造建设工作已经结束,惠及群众15万人。

  市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荣成按照“辐射半径2.5公里,服务人口3000人”的标准,对农村卫生室进行规划设置,实行标准化建设。在全市规划设置了139处省级标准化卫生室;改造建设威海市级标准化卫生室148处,其中2013年改造建设50处,2014年49处,2015年49处。改造后的卫生室新增了床位和医药器材,具备水、电、路、电话、网络“五通”和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和观察室“四室分开”,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

  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关键在医务人员素质。除了对镇村医疗卫生条件进行改善,荣成市正逐步实施“农村卫生人才工程”,提高基层卫生服务单位的诊疗水平——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每年至少招考5-10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基层医院工作。同时,利用3年的时间,使镇卫生院科室副主任以上技术骨干全部到威海市立医院接受培训,乡镇卫生院所有医生全部到市级医院轮训一遍。

  不仅如此,卫生部门还引导市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开展对口帮扶,实行双向转诊,促进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并鼓励市级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流动。另外,对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期培训,计划利用3年时间对乡村医生培训一遍。

  另外,今年,荣成市规划改造了5处乡镇卫生院,全力提升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目前,上庄、黄山、港西卫生院和整骨医院改造工程已提前完工,俚岛中心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工程也圆满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市中医院康复大楼和疾控中心大楼建设工程,也已全部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记者 隋文华)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