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湖北随县安居延益水产养殖合作社发展概况 返回首页

湖北随县安居延益水产养殖合作社发展概况

时间:2012-07-16 10:35来源: 作者:收藏

    随县安居镇延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8月成立。从成立之初的社员19户、水产养殖总面积280亩发展到现在的228户、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16000亩。其水产养殖基地申报并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水产品无公害认证,并注册了“延益”商标。目前,延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安居镇渔业养殖龙头和随县水产养殖的重要标杆,带动周边广大水产养殖户和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2010年,社长刘顺勇被安居镇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11年,延益水产专业合作社获得湖北省渔业合作社“二十强”称号。  

    一、积极探索创建水产养殖合作社模式  

    回乡之初,刘顺勇认识到农村“靠天吃饭”的单一落后的小农经营模式很难致富,必须开展多种经营。为此,他经历了艰难尝试,譬如加盟以家庭经营为单位的小型日常化工企业、开展食用盐经销代理等,这些都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他认识到盲目开展多种经营是很难有突破的,必须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联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他也认识到,不改善当地的农业状况,单纯以发展工业、商业来补充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经过一番思考,他逐渐形成新的思路:立足当地实际,依靠现代科技,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  

    恰逢国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三农”发展,刘顺勇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机遇,对发展农业实现科学致富更有信心。2004 年,他认识到水产品养殖在当地的发展潜力,开始进行水产品养殖,养殖面积为38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发现当地的水产养殖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是粗放经营,靠天吃饭,盲目投肥,恶化水质;二是缺少技术,对水质恶化、鱼病蔓延等束手无策;三是成本高,所有鱼饲料、鱼药都是养殖户个人少量购买,经过中间商多次加价,价格居高不下;四是不懂经营,几乎所有渔产品在年末集中销售,且销售渠道单一,在市场中处于极端不利地位。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养殖户们的收入都不高,养殖风险很大,也制约了渔业的整体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刘顺勇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认识到,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水产品养殖户过于分散,单一化粗放式经营令他们在技术、资金、销售方面的问题难以解决。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水产养殖户们联合起来,组建渔业联合体——养殖合作社,进行集体经营,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了实践这个设想,他多次跑遍安居镇的所有渔业养殖户,进行交流沟通,分析渔业养殖的前景和问题,阐述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的的好处。  

    2008年8月,在刘顺勇的艰辛努力下,在安居镇政府的支持下,安居镇延益水产专业合作社终于成立。合作社成立之初,所有的日常工作均有刘顺勇个人承担,合作社办公场所、会议场所由他个人解决,所有的启动资金以及日常办公资金也由他垫付。除了处理自己鱼塘的事务之外,刘顺勇积极学习并推广各种养殖技术,直接联系养殖饲料和鱼药生产厂家进行直购,联系下游渔业经销商进行直销。经过一年的运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水产养殖户平均增收达1600元。合作社从此获得了养殖户的信任。经过三年的发展壮大,延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社员19户、水产养殖总面积280亩发展到现在的228户、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16000亩。从而带领安居镇的渔业养殖户们开创了一条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特色生态渔业之路。延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安居镇广大养殖户共同信赖的养殖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安居镇渔业的健康蓬勃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成为安居镇农业发展的创举和标志性事件。在延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安居镇各行各业相继成立了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努力降低水产养殖户的生产成本   在水产养殖分散化经营时期,鱼药和鱼饲料经过经销商、零售商等的层层加价,最终到养殖户的价格十分昂贵,并且质量无保障,因此养殖成本和风险很高,养殖利润被大大压缩。合作社成立之后,刘顺勇积极与鱼饲料、鱼药生产厂家建立直接联系,按照出厂价格为养殖户统一购买饲料和鱼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合作社与生产厂家签订合同,质量有保证,降低了养殖风险。这种举措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支出,提高了经营收益。  

    三、不断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  

    合作社购置了专业的设备,刘顺勇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对所有社员的养殖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并根据水质状况进行合理调整;建立天气突变期、鱼病高发期的预警机制,提醒广大养殖户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刘顺勇积极与湖北省的渔业研究组织联系,带领社员学习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对鱼病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鱼苗的存活率。在这些措施下,养殖户的养殖品种成活率大大提高,风险显著降低。此外,合作社还对所有社员的养殖结构从全局角度进行调整,各种鱼类的养殖规模协调适中,避免单一鱼类过多造成的销售不畅和鱼贱伤农情况,降低了鱼产品销售的风险。  

    四、大力提高水产养殖户的收益  

    在刘顺勇的带领下,合作社组织社员积极进行养殖技术更新和经营模式更新,一是推广配合饲料养殖,通过各种饲料的合理搭配,促进养殖增产,尤其是增加小水库的渔业产出。二是推广生物技术养殖,修复水质的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品的质量,生产绿色生态的水产品。三是推广新技术养殖,合作社组织养殖户到枝江、荆州等先进渔业养殖的地方去进行考察学习,带回了抬网不干塘法、常规鱼高密度法等先进养殖方法。四是实行成品鱼统一回收,销售后的二次返利,给养殖户带来额外收益,并拟进行成品鱼的深加工,以进一步增加养殖户收入。  

    五、建立精养示范鱼池和小型水库精养示范点  

    在合作社的支持、指导下,刘顺勇等几位先进的养殖户建立了精养示范鱼池和小型水库精养示范点,展示了安居渔业的发展水平,同时给养殖户做出了典范。这些示范点同时也是合作社的活生生的示范教材和学习基地,在推广渔业养殖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  

    六、大力推广生态立体养殖模式  

    利用合作社的影响,刘顺勇大力推广果-鸭-鱼、猪-鱼、菜-鱼等生态立体养殖模式,鼓励社员因地制宜进行多种经营,把水产品养殖和传统农业以及其他养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鱼池的岸边空地提高收益,同时保持水土。生态立体养殖模式能够充分利用鱼池的各种资源,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最大价值,同时维护生态平衡。目前这些生态立体养殖模式都已经被养殖户践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刘顺勇带领合作社社员积极申报并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水产品无公害认证,并着眼未来,注册了“延益”商标。  

    总之,刘顺勇尽管学历不高,但是肯动脑筋思考问题,并且善于将思考结果运用于实践,积极将外地的先进经验引入家乡,并与家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拓创新了农业合作社的新模式。他一年365天流连往返于安居各地的鱼池边,送技术,解难题,为所有养殖户解决最紧急、最困难的问题。他与各种饲料和鱼药生产厂家谈判,努力降低养殖成本。他走进学校和水产品研究所,学习水产养殖技术,积极参加随州市和随县举办的各种水产技术培训班,为养殖户带来新技术。大力提倡科学养殖,定期检测水质,科学防治鱼病,推广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建立了一整套水产养殖科学管理模式,健全了一整套水产养殖的水质监测、鱼病防治制度,不断完善了合作社的日常运营管理办法。刘顺勇用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勤劳肯干开创了安居镇水产养殖的新局面,带领水产养殖农民群体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展现了一位当代新型农民的优秀品质。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