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调研 > 好消息:“徽黄3号”完成市场转让 返回首页

好消息:“徽黄3号”完成市场转让

时间:2019-12-11 14:35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收藏

  淮北乐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近日以十万元买断了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培育的桃新优品种“徽黄3号”的种苗繁育和经营权。与此同时,公司承诺种苗销售纯利润25%归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徽黄3号”是安徽省首例自主培育并转让知识产权的果树品种。

  什么是“徽黄3号”?

  “徽黄3号”是NJC83黄桃中发现的枝变早熟黄桃新品种,是安徽省农科院果树团队历经10年筛选培育出的优良桃新品种,经过区域栽培试验,其优异品质已经非常明显。单果重200~350克,果肉橘黄色,核周围无红色素,半 不 溶 质 , 可 溶 性 固 形 物 含 量13%~14%,味甜、有香气,成熟后香气更浓。果核较小,可食率在95%以上。果实椭圆形,成熟后果面着有少许红色,套袋后果面金黄色,美观艳丽。与安徽省广泛栽培的黄桃品种相比,糖度高3度,成熟期早一个月,丰产性好。果实生育期60~65天,采收期在15天以上。

  登记的一小步,桃树品种市场化的一大步

  由于桃树的嫁接相对于很多作物更方便简单,所以桃品种权保护特别难,桃品种盗用和侵权现象较为普遍。不过好消息是,2017年5 月 1 日起施行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 ,首次将桃列入了品种登记范围,这标志着我国果树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徽黄3号"的商品化是淮北乐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动抛出了橄榄枝,经过多天协商,安徽桃产业历史上首例桃品种转让以十万元最终成交,实现了安徽桃产业历史上“零的突破”。

  江淮黄桃的漫漫成长之路

  由于品种与气候的原因,21世纪初安徽桃树种植面积不到40万亩,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地区,皖南、皖西的群众想要吃上好的桃子还要从北方调运,价格十分高昂。

  看着这样的场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果树技术体系桃产业科研人员下定决心,既然改变不了气候,就改良桃子的品种。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不断坚持桃新优品种的引进与选育,以及创新栽培新模式新技术。培育了越来越多的优质品种,不仅让皖北的桃子长得更大更甜,还克服了裂果等缺点,让这些品种“跨过”淮河,适宜皖南、皖西、皖东地区的栽种。

  近几年,随着地方政府加大对农业产业转型的引导,加上经济效益的驱动,果农自发种植桃树,安徽省桃生产面积不断扩大,由原来的37万亩增长至2018年的112万亩,跃居全国前五位,成为安徽省第一大水果。

  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实施后,市场品种“多、乱、杂”现象逐渐消失,避免在品种种植上出现盲目的引种、种植和销售。不仅有利于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商,为农民追偿损失,且能第一时间掌握种苗市场动态。

  “徽黄3号’”种苗繁育权及经营权进行转让,体现了市场对于果树新品种权的尊重,也是对完成育种的单位和团队多年工作的认可。让农业产业坚持走科学化、规模化道路,规范市场运营机制,与时代同行,与科技携手,让更多优质品种走向市场化,带动经济增长,共创美好新农村。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