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调研 > 科普:饲料“禁抗” 返回首页

科普:饲料“禁抗”

时间:2019-12-11 14:52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收藏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公告提出:为了维护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并对相关管理政策作出调整。随着公告的提出,养殖行业和饲料行业走上了饲料“禁抗”之路。

  1、什么是饲料“禁抗”?禁止使用的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饲料“禁抗”实际上是禁止在饲料中添加11种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的抗生素/合成抗菌药,分别为杆菌肽锌预混剂、黄霉素预混剂、维吉尼亚霉素预混剂、那西肽预混剂、阿维拉霉素预混剂、吉他霉素预混剂、土霉素钙预混剂、金霉素预混剂、恩拉霉素预混剂、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预混剂和喹烯酮预混剂。

  2、这些添加剂有哪些危害?

  首先,众所周知抗生素的滥用会引发细菌耐药性,长期低剂量使用饲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可能加速‘超级细菌’的产生;其次,某些抗生素在被动物吸收进体内后,会有残留在其肉蛋奶中,这些残留抗生素被人摄入,会直接损害人类健康(即使是小剂量毒性弱的抗生素具备较高安全性,但是仍旧要防患于未然);第三,饲料用药物以原形或排泄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培养环境耐药菌,杀死环境微生物,导致整体生态环境存在卫生隐患。无论从细菌耐药性、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哪一方面来看,饲料“禁抗”都是必然且必要之举。

  3、“禁抗”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首先,“禁抗”可以让肉类食品更加安全,符合广大消费者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其次,饲料“禁抗”可以帮助中国畜牧业真正走上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饲料“禁抗”后,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将得到控制;由抗生素引发的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及其漂移和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能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动物产品的抗生素药物残留隐患也会随之消除,保障肉奶蛋类食品安全健康。最后,饲料“禁抗”最终可以引导饲料生产企业和涉养殖行业企业和个人,升级自己的经营模式,更多地运用高新科技手段,让产品的科技含量更高,同时也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让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国家对于“禁抗”有哪些要求?

  目前,农业部已经对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有了具体要求。要求如下:

  一、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此前已生产、进口的相应兽药产品可流通至2020年6月30日。

  二、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三、2020年1月1日前,我部组织完成既有促生长又有防治用途品种的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删除促生长用途,仅保留防治用途。

  四、改变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管理方式,不再核发“兽药添字”批准文号,改为“兽药字”批准文号,可在商品饲料和养殖过程中使用。2020年1月1日前,我部组织完成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质量标准和标签说明书修订工作。

  五、2020年7月1日前,完成相应兽药产品“兽药添字”转为“兽药字”批准文号变更工作。

  饲料“禁抗”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行业的发展都将意义深远,它不仅会促使我国养殖行业完成升级,还会提升我国养殖行业在国际的地位,让我国的肉蛋奶产品生产真正做“大”做“强”。

  。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X